📼 交換紀錄 | 交換準備、交換申請、面試分享
發佈日期:2025/04/05
交換準備與申請
我申請那年配分是校內成績30%,書審30%,面試40%。盡量參加交換說明會,現場了解相關資訊和流程,還能及時提問。 雖然國際處有提供提問的office hour的時間,但是要預先約時間,個人認為稍嫌麻煩。 如果無法前往或錯過說明會,補看說明會的錄影,或是參考說明會簡報也足夠。 我們學校的交換申請是線上填寫表格之後,再送紙本文件。交換申請準備文件如下:
- 交換申請表
- 歷年成績單
- 交換計畫書
- 語言證明(多益、托福、雅思等)
- 健康聲明書
- 其他有利資料
交換申請表
越早填寫越好,就算其他資料還沒準備好,例如還沒拿到語言證明、還沒寫完交換計畫書,也可以先填上去,填完之後需要一些行政建檔時間才會取得申請表。
歷年成績單
歷年成績單要列印包含名次的正本,並自行列印影本。 成績部分,我是研究所出去,無法供大學部參考,不過還是可以說一下,我不是書卷,成績也沒有特別好,甚至比我大學部時期的成績更爛,還是申請成功。 不過這也不是說有申請就會上,我有認識的人因為成績太差,學期平均快要不及格,被當很多課,他申請了沒有進到面試。 個人判斷總成績平均80分以上,都有機會進到面試,不像其他學校可能需要平均90分以上。 有進到面試關卡,幾乎可以確定有交換資格,只是最終被分發的學校你自己有沒有喜歡而已。 如果只是想交換出去,不特別挑國家,我們學校相對其他學校,已經是競爭比較不激烈的了。
交換計畫書
首先如果還沒開通校內Grammarly帳號先去開通,可以幫忙修正英文文法和建議正式用詞。 再來內容部分,交換申請計畫書依照朋友與我自己的經驗,英文組使用英文撰寫一頁到兩頁之間就很足夠,主要是有沒有表達清楚交換的規劃。 計畫書的撰寫技巧,是書寫的角度多以學校要透過交換來培育優秀人才來設想,學校要看到學生已經有哪些優秀能力、培育的潛力如何。 要說明交換對你的好處,以及沒有去交換對你的壞處,強調這段經歷能夠培養你哪些能力、對未來人生發展(包含職涯、自律、獨立等)產生什麼影響。 撰寫架構則跟讀書計畫很像,可以分為短、中、長期來寫,短期為校內徵選上了之後到出去交換前,你打算為交換做什麼準備;中期就是在交換期間你打算做什麼事情,可以提及在交換的學校想要選修什麼課、想去哪些國家;長期則是交換回來之後的規劃,像是留學申請、打工度假、工作求職等,如果去交換繪對你有什麼幫助。 另外,可以提及目前學習語言的方法,生活中什麼時候會使用、訓練到英文能力,目前面臨什麼語言學習困境。 還有,如果有特殊優秀經歷(如競賽、實習、創業),可以結合起來去說服為什麼一定要讓你去交換。 如果還是不知道如何著手撰寫,也可以參考後面羅列的面試問題集,在計畫書中回答這些問題,反正面試也會被問到。
語言證明
需要在兩年內考取的語言證明,提供給我們學校的語言證明只需要有就好,我當初用Duolingo English Test。 不過我申請交換的學校不承認,後來繳交TOEIC的語言證明,雖然那張語言證明沒有達到交換學校要求的標準,還是取得交換學校的Offer。
其他有利資料
我附上了實習證書、GA證照,但是回想起來也可以附上自己組隊做的Side Project專案介紹。
面試準備與過程分享
方式:6人一組,實體團體面試
地點:行政大樓6樓
服裝:穿著整齊整潔即可
我們學校的交換面試歷年都是採團體面試,尤其是英文組人數比較多,申請的時間又是上學期出去。 面試當天我自己有穿正裝,觀察其他人大多也是穿著正裝,可是系上學長姐也人說沒有穿著正裝也申請上,建議穿著整齊整潔即可,至於要不要穿正裝,依個人偏好選擇。 當天抵達面試會場後,需要先報到簽名,等待時間可以坐在外面的椅子上等待,輪到你們那組行政人員會到外面提醒。 面試經常會超出表定時間,一場結束教授們也會討論上一組的情況,再加上每隔幾組會有休息時間,其實不用太早抵達,快到你那組的表定時間再報到即可。 而面試場地大多數會選在行政大樓6樓會議室,不過疫情期間也曾經採取線上面試,而我這屆已經疫情趨緩,聽説後面都會盡量採實體面試,我下一梯次也是實體面試。 面試過程會錄影拍照,面試開始前會詢問許可再開始。 我申請那屆是6人一組,教授們會提問,同一個問題每個人輪流回答,我那場只有提問兩題,第一題會從教授的左手邊開始回答,第二題則反過來從右手邊開始。 答題盡量抓在1~3分鐘,回答內容太少教授們想提問也沒辦法,也沒辦法展現英文能力,講太久則會被教授們喊停,沒有回答完整。
下面是我自己查學長姐的面試經驗分享文章,整理出來的交換面試問題集,如果每個問題都能用英文流暢的說明3分鐘以上,面試對你來說只是走流程,一定可以去交換:
- 請你自我介紹一下。
- 你去交換的動機是什麼?
- 交換期間規劃/到當地想做什麼/這趟出去希望得到什麼?
- 去國外之後,怎麼交朋友/怎麼融入當地?
- 上課如果聽不懂的話,要怎麼解決?
- 交換的好處除了文化交流,你認為還有什麼?
- 到了當地跟朋友聊天會怎麼形容台灣/學校?
- 你會怎麼宣傳台灣/學校,吸音國外學生來台灣唸書?
- 為什麼覺得自己有資格代表北大去交換?
- 有沒有讀博士班的意願?
- 為什麼挑選這所學校進行交換?
- 課業上有什麼安排?預計選什麼課程?
- 除了上課,交換期間有什麼休閒娛樂的規劃?
- 你知道有關交換國家最近發生的事情嗎?
- 你比其他面試的人好的地方是什麼?
- 要如何跟其他國家的人介紹台灣?
- 你覺得台灣跟要去交換的國家,文化上有什麼不同?
- 交換學生的經歷對你有什麼幫助?
- 五個志願中,你怎麼選擇去交換的學校ㄋ?
感謝讀到這裡,原本想著沒有什麼好分享,卻也寫成了長篇大論。
希望這些內容有幫助到也想申請交換的學弟妹們,如果還有什麼想了解詢問的事情,歡迎 email 問我。